返回

家居百科

生活百科 - 养生筛选分类
梭鱼

梭鱼

梭鱼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

梭鱼的习性
梭鱼的习性
梭鱼身体细长,最大的梭鱼可以长到1.8米长。梭鱼的头短而宽,鳞片很大。梭鱼的背侧呈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梭鱼生活在沿海、江河的入海口或者咸水中。梭鱼喜爱群集生活,以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近海的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以及海湾内,亦进入于淡水。性活泼,喜欢跳跃,在逆流中常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有机物。体型较大,中国产于南海与东海及黄海、渤海。
喜栖息于咸淡水交界处,进入河口及港湾内,为港养鱼类之一。梭鱼群主要栖息于河口及港湾内,有沿江河进入淡水觅食的习性,且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及趋流性。
梭鱼对盐的适应范围为0--38‰, 在海水、咸淡水及内河淡水湖泊中均能生存。梭鱼能在水温3--35℃的水域中正常栖息觅食,最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2--25℃,水温低于-0.7℃时,出现死亡。
梭鱼的食性
梭鱼的食性
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中也喜摄食如米糠和豆饼粉、花生饼粉、干水蚤及人工配合饵料等。在生长周期中,体长20-40二的梭鱼摄食强度大;在生殖期之前,摄食强度较大,食道和胃部总是充满食物,在生殖期和产卵徊游期,则很少摄食和不摄食。从季节上看,以春来夏初和秋季为摄食的旺盛季节,到了冬天,因水温降低,鱼进入越冬期,此时鱼摄食极少或停止摄食。
摄食习性梭鱼的食性很广,属于以植物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以刮食沉积在底泥表面的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主,也食一些丝状藻类、概足类、多毛类、软体类和小型虾类等。
梭鱼的营养价值
梭鱼的营养价值
梭鱼为黄渤海常见经济食用鱼类,主要栖息在海口河川咸淡水交汇处,以水底泥中微生物为食,春季三四月份于河口附近产卵,幼鱼时常随潮溯河在河口处生存,成为海港主要养鱼对象之一。
渔民利用幼鱼的溯河性,与5月上旬将幼鱼随潮纳入港内放养,幼鱼生长很快,秋天就可长到200毫米,10月末即可收获。根据梭鱼的生活习性,其捕捞方法为定置网、钩钓等。食用梭鱼的最佳时期在春季,民间有“食用开凌梭,鲜得没法说”的说法。开凌梭是指春暖冰开后被捕获的第一批梭鱼。
梭鱼- 营养含量热量(119.00千卡)
蛋白质(18.90克)
脂肪(4.80克)
胆固醇(99.00毫克)
硫胺素(0.02毫克)
核黄素(0.13毫克)
尼克酸(2.30毫克)
维生素E(3.34毫克)
钙(19.00毫克)
磷(183.00毫克)
钾(245.00毫克)
钠(71.40毫克)
镁(25.00毫克)
铁(0.50毫克)
锌(0.82毫克)
硒(16.80微克)
铜(0.03毫克)
锰(0.02毫克)
梭鱼配什么好吃
梭鱼配什么好吃
潮式蒸梭鱼是一道以鲻鱼、青椒等为原料,精心蒸制而成的家常美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原料
主料:鲻鱼(350克)辅料:青椒(5克) 辣椒(红、尖、干)(5克)
调料:盐(5克) 味精(2克) 白砂糖(10克) 色拉油(20克) 大蒜(6克) 大葱(5克)
功效
有健脾开胃、贫血、补虚养身等功效
制作工艺
1. 将梭鱼(鲻鱼)去鳞、鳃,除内脏,洗净取中段,剞成“一”字连刀形,摆入盘中;
2. 青、红椒洗净去蒂、籽切细丝;
3. 蒜拍成蓉备用;
4. 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色拉油烧热,加入蒜蓉、味精、精盐、白糖炒香,均匀地撒在梭鱼上;
5. 入蒸锅蒸8分钟取出,撒上葱末及青红椒丝,淋上热色拉油。
食谱营养
鲻鱼:鲻鱼富含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补虚弱,健脾胃的作用,对于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贫血等病症有一定辅助疗效。
青椒:青椒果实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维C含量比茄子、番茄都高,其中芬芳辛辣的辣椒素,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有的抗氧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强人的体力,缓解因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疲劳。其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K,可以防治坏血病,对牙龈出血、贫血、血管脆弱有辅助治疗作用。其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辣椒(红、尖、干):辣椒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原料,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就餐时能增加饭量,多食可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同时辣椒中含有一种物殊物质,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荷尔蒙分泌,保健皮肤。富含的维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辣椒还能杀抑胃腹内的寄生虫。

相关百科

返回

家居百科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