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家1739.hk
装修找齐家上市大平台
打开APP

房子为什么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老售楼员交实底,这回明白了

诸葛找房

12-26

文/诸葛找房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心过近期的楼市新闻,多地维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延迟交房、楼盘烂尾、豆腐渣工程、毁约抬价等等,数量已经多到了掰着手指都数不过来。这一情况似乎应验了此前一些专家的预测和提醒:”别着急买房,未来三五年质量维权或集中涌现“。很多中招的购房者都说,售楼处有”两副面孔“,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而看到这些负面消息,也让不少着急买房的人冷静了很多,因此不想买房和选择观望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尽管如此,不少城市却还依旧有“光盘”、“神盘”被爆出,刚开盘就被”抢购一空“的场面让人看了既眼馋又疑惑,明明新闻上总说市场理性了,为什么我看到的售楼处却都这般火热呢?其实,有些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开发商为了让外行人看到这番”假象“实属费了不少心思。一位离职的老售楼员交了实底,这回终于明白了。

售楼处最喜欢用的一个制造热点的招数就是请“演员”,这点其实不必过多说明,电视和媒体总报道,但还是有不少新“入坑”房地产的“小白”信以为真。实际上,不仅仅是人山人海排队抢房的场面有房托,就连打砸抢售楼处的“房闹”也可能是开发商自导自演的节目。

除了“戏精附身”的操作之外,“掩人耳目”也是销售方法之一。为了减少后期滞销的库存数量,多期楼盘可能会以第一期楼盘的试水销售情况为参考,把不好卖的户型挑出来推销给购房小白,将好卖的藏起来,对外宣称“开盘即售空”,等到尾盘的时候再放出来加价出售。而捂盘惜售的这种“饥饿式营销”正中拿不准主意的购房者下怀,屡试不爽。

这不,前两天南通一楼盘的纠纷就闹得沸沸扬扬——576套房源,6076人摇号仅5人摇中,原来背后竟有这般操作。据说,在锁资的时候人山人海,还有一些爷爷奶奶辈的购房者把被子都带过去排队,一夜都没睡觉,场面可以说是很火爆了。

12月7日上午10点开始摇号,但手机端的抢房系统,却始终无法点击确认键,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半个小时后摇号结束。开发商的解释是黑客入侵导致系统缓慢,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呢?没有成交的500多套房子虽然都显示流拍了,但其实早在上半年就被卖光了。在售楼部外边有很多黄牛,称售楼部现在不卖房子了,但他们可以通过加10万“茶水费”走后门。

据说,开盘前“茶水费”从9万多涨到了30多万,还有购房者已经向中介交了25万茶水费,等着和开发商签合同。此外,还要不少房子早已暗箱操作被内定出去了,而这批成功购房的名单中,至少1/7的人是“关系户”。也就是说,这个房子之前就已经偷偷地开盘了,该有的都有,基本上都没有摇的时候就已经开盘了。

另外,开发商与中介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很常见。比如说推销不掉的房子可以抵押给银行,或者低价批发给企业和炒房客,再不行就丢给中介公司去处理……倘若中介售价更高,购房者就很有可能回到售楼处去购买,这种”分批销售“的模式效果也十分显著。而且这种方法还在不断发展,中介的合作对象不仅仅是开发商,还有炒房客。前几天南昌一中介与房贩子“合伙演戏”坑业主140万的事件也传得挺广,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

怎么说呢?虽然买房的套路不少,但购房者也没必要就此对它失去信心,当然也不要白白去当待宰羔羊。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保险起见,必要时候我们可以“先小人后君子”。最后诸葛小编想说,买房子不要受外界干扰,只要遵循“房住不炒”的原则,扪心自问能力和需求满不满足条件就行了,对上述手段不必全然相信。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10秒估算报价结果

装修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