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设计,
空间的功能要合理,
还要通过光线、色彩、构成等处理,
实现空间的变化和互动,
进而提升空间的多变性。
——李君岩
9月19日,日立中央空调第七届Hi-Design无锡站作品品鉴会在无锡南长街莫宅正式启幕。而日立Hi-Design校园未来组PK大赛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中国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学子携作品到达现场与郑州青草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李君岩老师面对面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昱见•未来之家”,成为无锡站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关于李君岩
郑州青草地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作品欣赏
作品:静润茶舍
在“昱见•未来之家”交流会上,李君岩老师依托自身在设计界的丰富经验和对时尚设计的深度把握,对来自两院校的三大战队的作品深刻赏析和指导,干货满满,让学子们受益匪浅。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由潘锦秋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潘锦秋老师带领,共组成两个战队。
1 作品:《远/舍》
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战队
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战队董思纯、王方周、刘丽昕为老师展示了作品《远/舍》。他们认为,2025年的城市生活将围绕智能、开放、共享这三个关键词,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既需要能保证私人空间,也要能实现空间共享的转换。
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基于居住的空间需求,融入杭州传统的人文景观特点,实现现代和传统的多元复合,舒适感和心灵美的感受并重,重新定义杭州住宅的形式。
左起:刘丽昕、王方周、董思纯
李君岩老师高度赞赏该战队唯美的设计理念,且极具落地性,甚至相信五年后,战队设想的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将成为现实。但也指出,整个设计作品缺少了一些未来感,未能够大胆地创意创新,被模仿性、被超越性太强。
2 作品:《开启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第二战队
中国美术学院第二战队方伊乐、李沁怡、朱奕颖带来的《开启未来》则是从重庆——山城的生活方式提取元素,基于电脑编程、可移动化概念和VR虚拟技术,通过将空间进行软隔断和硬隔断,打造不同的功能区和场景模式,实现最大化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转换。同时,通过投影投射纹样打造软隔断,并让纹样根据人的行动产生律动,实现纹样和人的交互,也是一个亮点。
左起:朱奕颖、李沁怡、方伊乐
李君岩老师指出,作为室内纺织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沉淀进行创意更容易出新。整个设计的概念充分运用了当下科技技术,用当下创造未来。但具体作品却脱离了初期概念,且元素无法体现重庆的典型风格。希望学子们在作品优化过程中,重视专业的对应性、元素提取的典型性和设计落地的实践性。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战队则由李君岩老师亲自带领,陈赞宇、牛雯、于丹颖组成一个战队,带来了三幅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战队
西安美术学院的学子通过对三种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空间设计,突出要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为中心,展开多角度多元化的设计。
比如,《柔度》在于表现,一家三口的瑜伽老师如何实现个人空间和家庭(公共)空间的轻松转换,《画意繁汀》侧重于表达画家追求的住宅与自然环境的相融,《荷饮茶居》则强调了茶馆追求的公共空间的最大共享和茶道的文化底蕴。
左起:陈赞宇、牛雯、于丹颖
如何实现?该站队则通过对空间的排列变化、上升及下沉,将空间的功能最大化的展现,并实现不同场景和需求的转换。
尽管课堂下已经指导多次,在交流会上李君岩老师又针对作品,提出了新的优化建议。李君岩老师说,“好的设计师就是导演,在设计之前,要为空间里的人预设一种表情,也就是做好‘情景构筑’”。
该战队的作品把握住了设计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这一重点很好,但还仅仅停留在功能化上,整个设计的理性偏多,感性偏少。尽管学子个人的设计理念中,能看到大家对设计要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和心灵需求的重视,但落到作品赏却很容易顾此失彼,无法保持平衡。希望在后续优化中,加强情感化的创意。
两院校的战队在切磋之余,也充分利用大赛提供的交流和学习机会,热烈讨论,取长补短,力求去粗取精,对作品进一步优化。
最后,西安美术学院的带队老师对“昱见•未来之家”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表达“指导学生创作但不限制学生创意”的导师指导思想。
家
规划未来之家,以设计为笔。
第七届Hi-Design校园未来组PK大赛
线下交流活动至此结束。
作品提交阶段也已开启,
截至10月15日,
Hi-Design等你来战!
究竟哪组战队能够脱颖而出?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