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盏好灯,抛开外观等感性因素,本质上由芯片和光学设计决定。
芯片
在国内能买到的最优秀的LED灯芯片无出欧美日韩台厂家,如美国科锐、欧朗特,德国欧司朗,台湾晶元,以及松下部分使用日亚化学的芯片,Yeelight部分使用首尔半导体的Sunlike芯片等等。
如果有条件,优先选择进口芯片。可惜LED行业价格战过于激烈,欧司朗等巨头正在慢慢淡出中国的照明市场。为了控制成本,松下也开始合作国内的芯片代工厂达伦。
打价格战向来属于中国特色,这种现象从九十年代就有显示,在当时,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竟然无法与江浙一带的中小灯泡厂竞争,因为一个GE灯泡的售价是10元,小工厂的灯泡只要2元。哪怕GE灯泡的光线柔和并且能够使用一年,国产灯泡光线刺眼只能用几个月。
光通量/照度/功率
衡量芯片发光能力的参数是光通量,衡量发光效果的参数是照度。两个灯的光通量一样,照射同样距离的照度很可能不一样,有很多原因,比如光束角,照度大的是光束角小了,光线集中于是更加明亮,就算光束角相同,照度也不一定相同。
因为对光通量的概念比较陌生、照度受太多因素影响又不够直观、加上根深蒂固的“省电”观念,国人买灯还是习惯看功率,销售人员被问最多最烦的问题就是“我家要买多大(瓦数)的灯?”
有一个大概的公式,在不涉及更专业的筒灯、射灯和照明设计时,可以估算需要的LED灯功率:
功率(瓦数)=需要照亮的面积(平米数)*2+5
计算出来的结果,基本够亮,至少不会暗。
驱动
恒流驱动是除芯片之外另一个必需的部件,用来解决LED广受批判的频闪问题。高压之下,任何灯都有频闪,恒流驱动把高压的220V交流电转换成低压的直流电,使LED的频闪控制在国家标准的“安全范围”——100Hz频闪少于3.2%——这个数值,用网络流传的手机摄像头法测量并不准确,想要较真,需要买专业仪器,或者请厂家出示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透镜
放在LED芯片前面的透镜,决定了灯发出的光束形状、光束角大小。说起来筒灯和射灯的区别,不过是光束角的大小之分,筒灯光束角大,射灯光束角小,就是这么简单。还有个直观的判断方式是,可调节灯头朝向的是射灯,因为光束角很小,一旦展示品的位置变化,光线必须能随之而去。
当芯片不分伯仲,好的灯光效果就要依赖透镜对光线的优化。价格昂贵的偏光透镜,能让光线呈现一种从上至下如流水般柔和的效果,呈现博物馆级别的光照,这种偏光类型的灯具也被叫做洗墙灯。
而宣称能洗墙、实际带有贝壳形状光晕的都不是完美意义上的洗墙灯,因为有阴影才会出现“贝壳光”。
除此之外,贝壳光并没有什么不好。要注意的是灯具贴墙可能留下过于强烈的光斑,一个装修中很容易出现的失误。
还有的灯光投在墙上,会出现大圈套小圈的光晕效果,小圈格外明亮,形成了“副光斑”。
▲有副光斑的灯光
▲比较理想的、没有副光斑的灯光
部分商业场合也许需要副光斑的作用,但在家居环境中,副光斑是有害无利的,直接害处就是加强了眩光。
眩光
“见光不见灯”这句流行口号,说的从来不是把大号吸顶灯换成小号筒灯射灯,而是防眩光问题:当人抬头向天花板望过去,不会被光线刺到眼睛,这样的家居灯光环境才算及格。
▲眩光
筒灯射灯有必要采取一些防眩的措施,比如深藏光源,比如在透镜表面覆盖一层蜂窝网或涂层。没有任何防眩技术的灯具,过于刺激,一律不建议。
显色指数
越高的显色指数,光谱越均匀全面,光线越接近太阳光。太阳光的显色指数是100,最接近太阳光的白炽灯是97~99,而LED,根据国家标准,显色指数Ra大于80就可以上市。
Ra指光源照在第1~8种标准颜色上的显色指数的平均值,厂家在说明产品性能时,显色指数习惯用Ra来表示。大多人不知情的是,检测显色指数的标准颜色一共有15种,只标注Ra的灯,完美回避了R9~R15的数值问题。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送女友的玫瑰不如花店里摆的好看。国标规定第9种颜色(饱和红色)的显色指数R9大于0就合格,因为在LED的光谱中,红光天然稀少。但在只看销量不看质量的低端市场,厂家为了控制成本,坚定地生产R9为负数的LED灯,即使以如今的技术想要提升R9并没有很难。
另外,第15种颜色是黄种人——也就是亚洲人——的肤色,如果R15出现短板,看男/女朋友的脸,大概不会产生秀色可餐的感觉。
2 尽管装修网购已成共识,但淘宝依然不是买灯最好的途径。
好的灯具要找经销商渠道去买,淘宝是买不到的。在各地经销商手里,才有飞利浦、欧普、雷士等一线大牌的主流、甚至顶级系列的灯具。
除了行业巨头,几乎所有优秀的照明品牌如三雄极光等,也都是通过传统的销售模式——实体经销商代理——扎根于全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家在中山、佛山两市的人大概最幸福,石客、SAT、以及西顿创始人出走成立的西铁这些商业领域佼佼的国产好牌子,在那边随便挑。
这些灯具都是专业级别的射灯筒灯,不零售,而是大批量供应给酒店、商场的工程照明,但是低于10瓦的大部分灯具,在住宅可以通用,没有任何障碍,因为优质灯具早已解决了显色、眩光等一系列光学问题。
吸顶灯这种商用寥寥、只有家用的灯具,既卖不出销量也卖不价格,从来不是大品牌的主要盈利点,更没什么核心技术,只是换一个销售策略,在淘宝摇身一变被包装成旗舰。而做工粗糙、利润稀薄的球形灯泡,只是品牌为了保持销量的工具。
▲某品牌旗舰店销量最高的一款灯泡,左为6500K右为4000K,拿到手后,仅外观就有廉价感扑面而来
国产品牌欧普的发展轨迹恰好能证明这一点,1996年以节能灯发迹的欧普正顺应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对灯的需求(在那个年代,发出白光的荧光灯和节能灯是家庭体面的象征,相应地,色温2700K的白炽灯把房屋笼罩在一片暖色的昏暗中,则被认为“看上去很穷”),直到LED大势所趋,欧普的主流产品更迭了光源,也出现了自产和代工两种生产方式,在LED领域精细的划分是:商用标准化灯具自产、个性装饰化灯具代工;中高端产品自产,低端产品代工;以及集成吊顶灯具大部分代工。
3 光应该在哪里
事实上,光的品质如何,非业内人士看不出明显的区别。或许正因为如此,又或是出于保护经销商利益,一线专业大厂更愿意深耕自己的线下渠道,不会把最核心产品放到面向底层消费者的线上平台。
有了大品牌让路,小厂稍微包装设计概念,再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就可以俘获一大批对家居灯光稍微有点追求的消费人群,实现网红级的盈利。
研究外形和设计,显然要比研究芯片、透镜、技术参数容易得多。小白想要布置出一个好的家居灯光环境,可以走捷径问自己三个问题——哪里需要光,用什么样的灯具,用什么样的光。
设计灯光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是“均匀”。房间需要有光也有暗,明和暗各占一定比例才舒适,太均匀,会无聊。比如在客厅前电视后沙发、中间有茶几的日常场景里,看电视有背景光,放置水杯遥控器的小茶几用一个光束角很小的射灯照亮,落地灯或灯带营造一分情调,就已经足够。粗暴地排布一圈筒灯射灯,达到老年人都能读书看报的亮度,实在没有必要。
当然某些特定的场景会需要均匀明亮的灯光,比如过年期间家里小孩子很多又爱跑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