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的自然光影,是"光之舍"中光感的本源。因此,室内设计力图尽可能地保留及拓展建筑已有的自然光源。—— 秉承"少即是多"的原则,让窗(光源)嵌入室内设计之中。
一方面,与通常的室内设计不同,这一项目在空间营构上,将建筑"肢解"了。主要的空间均做到两面开窗,尽可能地舍弃了实墙的遮挡,采用通透的隔断,形成一个贯透的玻璃盒子。
另一方面,在室内空间的处理上,通过将窗融入立面造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形式化造型添加。电梯在这里以最小和最虚无化的形式存在以至各个空间都围绕着天井展开。即便有人在透明的电梯中移动也会成为一副有趣的动态画面楼梯,是水平与垂重动线交汇之处,为空间中最为复杂的部分。
简单分割的素雅材料让楼梯一气呵成,由顶层倾泻而下的光,“净化”了原本的繁复构型。在此处,楼梯不仅是一个改变高程的通道,也成为一个具有景观性的展示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空间”成为“家”的重要条件。作为光之舍的空间构造中最为独特的部分,一道纵贯南北、直通屋面的采光中庭,既是引入自然光线的核心管道,也是联结起各室内空间的重要纽带。
这一全玻璃打造的采光中庭,将建筑最中心的部分开放出来,餐厅、西厨、楼梯等通常可能成为暗部空间的地方,也变得豁然开朗。
夜晚,灯光亮起,沿着中庭层层而上,与夜空相联形成特殊的室内景观。利用类似吹拔空间的效果,采光中庭的设计巧妙地打破了楼层之间的禁锢,带来通透开朗的层次感和纵深感。大部份的空间都围绕着中心的垂直动线与采光中庭展开,让光成为这个家的纽带。透过穿透的中庭,以看见家人在西厨做饭,孩子在儿童活动区中玩耍,每一个空间都能彼此相望。视线的上下回游及贯通,使空间具有了联结的作用。用简单的分割,素雅的材料让楼梯一气呵成,这样光线就会由顶层洒落至最底层,并成为空间的主题。”大面的窗户演映着一系列映像。从庭院的花木、流水,到屋内外活动的人,这些映像相互叠加,——在房屋中徒步,会有一种移步换景之感。流水、花、云等自然物象,以凝练的形态,铺陈在空间之中,与窗外流转的自然相呼应。
富有曲线质感的接待区,拥有轻盈的铺面和流畅的线条,不仅令室内成为既往商业的独白,更成为对居住文化的一种述说。远观光之舍,室内的元素与建筑的立面形成一体性的互动。在此处,室内设计并非与建筑相分离;而是通过室内的营造,丰富及完整了建筑本身的景观性。光之舍不追求形式化的美感,光影、自然等隐而不宣的精神性要素才是空间气质的本体。在室内元素力求简约、摈弃“造型”的前提下,通过混合应用石材、金属等多重质感强烈的材料,打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通过设计打破上层下层、室内室外的界限,简化实墙、照明等人造的元素,使室内成为一个有机的自然环境,用设计的语言与光对话,让光来构筑空间。穿透楼层的光带,扫除地下层的黑暗印象。白色纹理的石材地坪与深色木皮的搭配让空间更为明快并带出沉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