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盼着快点长大,感觉每天都过得特别慢,可是长大后,我们却觉得时间不够用,忙碌到好像才过完一个春节,马上又该过年了。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过得快?
01 学姐在Youtube上看过一个实验:
年轻人和老人分别估计一段“1分钟的时间”。当他们感觉1分钟时间到了的时候,按停秒表,然后和真实的时间比较,这样可以看出他们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知和真实速度的差别。
实验结果表明,年轻人对时间的感知更准确。他们一般在1分左右的时候叫停,叫停的时候多半感叹:“从来没有感觉1分钟有这么长”;而年长的人一般会在将近2分钟的时间才会叫停:“什么?都已经过去2分钟了?我以为现在才是1分钟,时间过得真快”。
这也就是说,同样的1分钟时间,年长者和年轻者对“现在”这一瞬间的时间流逝速度感知不一样。
这种感知被称为是对“即刻时间”的感知。而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藏着一个这样的“时间感应器”——神经元脉冲。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神经脉冲的速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会导致对时间的感知变慢,从而让人们产生外界的一切都在加速的感觉。就好比一台运算速度很慢的电脑跟不上快速的信息输入一样。
02 当然,除了生理学上的解释,还有心理学上的解释。
心理学家哈蒙德提出过一个理论: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跟我们吸收、处理、储存的信息量紧密相关。
如果一件事情是未知的、新奇的,大脑就会高频运转,吸收、处理和储存很多信息,这个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多,这段时间在事后回忆起来,就会“变长”。
如果一件事情是熟悉的、常见的、趋同的,大脑就会低频运转或待机,进行无意识的自动化处理。因为信息的高度趋同,会被大脑整合删并,所以大脑吸收、处理和储存的信息就会变少,甚至没有储存信息,那么这段时间事后回忆起来就会“变短”。
就拿旅行来说吧!很多人都有一种旅行感受——回程总比去程快。
因为当你第一次去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很多景象都是第一次体验,一路的所见都是新奇的,大脑在这个时候,就会高速运转,不停地处理吸收这些信息,你就会觉得时间好慢。
可是在回程的时候,新鲜的内容变少了,很多场景和事物都是已经见过的了,大脑就会自动将这些相同的场景进行整合删并,它最终处理吸收的信息就会变少,你也就会觉得回程过得很快。
到这里,也就不难解释我们开始提出的问题了——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时间变快了?
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不断发现新鲜的事物。第一次看见小狗,第一次丢沙包,第一次扔石子,第一次画画......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等着我们去发现,大脑需要不断处理吸收很多信息,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长大后,我们认识了解的事物越来越多,对生活的场景越来越熟悉,感受也越来越相似。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奔波于家和公司之间。很多时候,今天的生活无非是将昨天又重复了一遍,大脑接收的“新鲜内容”越来越少,将相同的信息一整合删并,最后留下的信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小时候的我们,将一年过成了365天;
长大后的我们,却将一年过成了365次。
原来,单调的生活才是时间变快的罪魁祸首。
03 如果想让时间变得慢一些,学会打破现状,多去制造生活的新鲜感,增加大脑中新鲜的记忆吧。
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那可以拓宽它的宽度。留住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它变成珍贵的事物。就算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此刻回忆起来,也会觉得这一辈子活得够长!
在一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去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给自己不断创造各种各样的“第一次”。
第一次蹦极,第一次跳伞,第一次挑战新的造型,第一次去看演唱会,第一次爬到山顶看星星......让这么多“第一次”在你的大脑中留下刻度,让生命中多一些珍贵的回忆。
意大利诗人切萨雷·怕维瑟曾说过:“我们不会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只会记得那些时刻。”
一个人生命的长度,其实并不取决于你活了多长时间,而是取决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多少时刻。而留住时间的唯一方式,就是尽可能创造更多新鲜的回忆,使每一刻都变得弥足珍贵!
当我们把每一天都活成了珍贵的时刻,还会觉得回忆空泛,时间易逝吗?
余生很短,请把日子过“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