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们要知道影响家具甲醛释放量的因素错综复杂。抛开整体的产品,就其基材——人造板而言,影响人造板甲醛释放的因素就有很多,材种、胶种、用胶量、热压条件、后期处理等均可能对甲醛释放产生影响。
一、生活中的甲醛
甲醛属用途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原料供应充足的大众化工产品,是甲醇下游产品种中的主干,世界年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30%左右的甲醇都用来生产甲醛。甲醛是一种浓度较低的水溶液,从经济角度考虑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一般都在主消费市场附近设厂,进出口贸易也极少。甲醛除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防腐剂外,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其衍生产品主要有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酯、脲醛树酯、氨基树酯、乌洛托产品及多元醇类等。人造板工业发达,对甲醛的需求量甚大。
甲醛的用途非常广泛,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以及消毒、熏蒸和防腐过程中均要用到甲醛,可以说甲醛是化学工业中的多面手,但任何东西的使用都必须有个限量,有一个标准,一旦使用超越了标准和限量,就会带来不利的一面。
甲醛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剂,它有很多的优点: 组织收缩较少,损伤少,保存固有物质好;固定均匀,穿透力强;能使组织硬化,增进组织弹性,有利于切片;能保存脂肪及脂类物质;成本较低。
服装在树酯整理的过程中都要涉及甲醛的使用。服装的面料生产,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需在助剂中添加甲醛。目前用甲醛印染助剂比较多的是纯棉纺织品,因为纯棉纺织品容易起皱,使用含甲醛的助剂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
二、装修中的甲醛
1、装饰方式
家具表面的装饰方式对甲醛的封闭作用是很明显的。在具体的实施工艺中,应注意选用低甲醛释放的胶粘剂、各种装饰材料和涂料以及合理的工艺,以确保装饰后不引发新的甲醛释放。
2、承载率
所谓承载率是指室内家具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与室内容积的比率。承载率越大,甲醛浓度就越高。因此,在功能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室内空间中的家具件数,从而降低家具中的甲醛散发。
3、扩散途径
值得强调的是,板式家具封边的重要性。设计家具时,在满足强度和结构的前提下,可以尽量使用薄板。
4、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对家具甲醛散发有很大的影响。温度、湿度以及通风都会影响甲醛散发。在通常气候条件下,温度提高8℃,空气中的甲醛浓度将提高一倍;湿度增加12%,甲醛释放量将增加15%左右。因此,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空调和新风系统装置等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和新风量,从而使甲醛散发得到适度控制。
5、陈放时间和条件
家具的甲醛散发浓度与生产后的陈放时间呈正比,在使用之前应陈放一段时间,并且在陈放时置于高温高湿环境,加速甲醛散发,以减少以后使用中的污染。
三、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刺激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b、致敏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c、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d、突出表现: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注: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极简装修只要在新房里放吊兰,活性炭,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风,室内甲醛浓度可降低至安全限以下。但是由于甲醛的挥发时间长达3-15年,如果晾置超过半年还能感觉鼻子咽喉难受,最好找专业的治理公司来处理、解决。
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达到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1)甲醛刺激反应:
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 线无异常发现。
(2)轻度中毒:
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性罗音。经综合分析,可诊断为轻度中毒。胸部X线检查除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
(3)中度中毒:
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a. 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 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性罗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b. 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4)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 喉头水肿及窒息; b. 肺水肿; c. 昏迷; d. 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