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异国情侣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一间20㎡的公寓上下左右都无法向外伸展的空间生于1981年的设计师张海翱却通过独创性设计完美化解了层高不足问题!
小齐请到了前锐设计师张海翱一起聊聊他是如何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小宅三宗罪层高低、通风差、空间小
小齐:张老师,您好!从您的设计经历来看,您过去承接大型室内设计项目较多,这次是什么原因打动您参与了此次家装改造设计?
张海翱:我觉得这种通过对老房子改造让整个建筑重获新生的形式,跟国内建筑界、规划界主流的“城市再更新”观念相吻合。不是将城市推到重来,而是基于城市历史文脉,通过链接它的过去,再展望它的未来。这就是“城市再更新”的方向。
其次,从整个社会人文状态来说,我们更多关注如何通过设计,让老百姓有更好的居家环境并改变他们的生活。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微型室内设计,希望能够挑战成功。
改造前层高不足,楼上卧室空间压抑
改造后通过移动楼板区分出7居室:榻榻米变卧室
降下来就是床
小齐:24小时体验环节中,您做了哪些亲身的体验?
张海翱:体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对业主生活观念的体验,对事物接受程度如何,喜欢设计的方向是如何的。
其二是对空间的体验,委托人希望达到的要求和空间能带给他的两者差异在哪里。 我们关注的是空间状况和稳定性。对空、体的设计方面,在于如何使用空间,以及空间带给委托人的感知,这是我们重点体验的。
其三是一些细节性的内容,例如卫生间是否干湿分离,但不是我们设计中的重点。
改造前空间功能混乱
改造后通过移动楼板区分出7居室:影院
帘幕可升降
小齐:体验后,您对这对异国情侣的生活有了怎样的认知?这间待改造的20㎡小屋所具备的问题有了哪些了解?
张海翱:首先是委托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两位是90后,对生活的认知是很前卫、积极向上的,他们对于机械、工业化等前卫的东西很感兴趣。同时,他们对空间有复合型的要求,例如需要开Party,一般人可能喜欢放在外面,但他们会邀请很多朋友到家里来。也不是像我们要隔成一间间,而是在这个空间中做什么都可以。
委托人的房子层高只有3.3m,隔了两层,一楼是2m,二楼是1.3m。我就体验了把在1.3m层高的楼上睡觉,要趴着进去无法直立,感觉进入这个空间没有尊严,而且起床后很容易碰头。整个空间很压抑,睡一晚上都不舒服,有点密闭空间恐惧症(笑)。
改造前厨房,空间狭小
改造后厨房,整齐划一
小齐:本案改造中,最主要的困难有哪些?
张海翱:主要是层高不够,总共是3.3m层高,怎么分呢?一楼2m的层高其实也很紧张, 再往下压也压不出来。不隔两层又无法满足他们这么多功能的需求。而且空间长度非常小,起居室加卧室长度也只有5米多,放一张床就基本满了,所以卧室只能往空中发展,但这又面临层高不够问题。
另外,这栋住宅是公寓楼,上下左右楼板全都卡死,无法借用空间,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小屋,难度比胡同还要大。
改造后通过移动楼板区分出7居室:书房
升降式窗帘
小齐:您提到楼层高度不足是改造最大难点,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您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
张海翱:我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小户型住宅的可变性”,这么小的空间中用一个可变性思路来做,也就是用时间换空间。但由于层高不足,当初设计的方案都不理想。所以就产生了一个灵感:通过可变楼板来解决层高不足问题。
例如,白天作为起居室空间,楼板就上升,活动空间就很大了,晚上睡觉时楼板降下来,卧室的层高也够了。我们做了两块楼板,可以组合出起居、居住、娱乐、多居、书房等5大模式,所有模式中层高都是很舒服的。通过楼板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空间的变化。
改造后通过移动楼板区分出7居室:餐厅
小齐:委托人是一对中俄情侣,因装修意见不合而分居,他们对于空间功能有哪些不同需求?您是如何通过设计帮助他们化解原来的矛盾?
张海翱:他们的不同需求主要在于对问题认知的差异,双方都认为空间有问题,但都提不出专业的解决方法。例如卫生间,原来是干湿不分离,男主人提出淋浴区要加帘子,女主人不同意觉得太丑。男主人不想放洗衣机,想把衣服交给爸妈洗,女主人觉得要自力更生。通过设计后,这些矛盾都化解了。
设计师在制作移动楼层模型▽
移动楼板使用的丝杆技术
移动楼板
移动楼板使用的液压杆
小齐:您在改造中首创性的使用了“移动楼板”装置,这种装置有何神奇之处?在施工方面难度大吗?您是如何想到使用这一技术的?
张海翱:灵感的来源是“机械停车”。机械停车是国外目前流行的停车方式,这个楼板是和德国的一家公司合作开发的,这家公司是给德国大众公司做机械停车库的,纯自动化的,用App就可以控制。
这个装置特点在于,楼板很轻很结实。楼板用的是航空材料,非常薄但荷载很大,我们做试验用大卡车压都没关系。
其次,整个装置采用螺纹丝杆运作方式。用4根螺纹丝杆,以拧螺丝的方式,让杆子上下移动,但楼板不动。一旦停电,可以悬停在任何位置,同时非常稳固。这样,楼板就非常安全。
最后,承重性很强。一块楼板可以承重一辆汽车(2吨),也就是15个人左右,和普通混凝土的称重量是差不多的。这个楼板不需要维护,没有特殊情况可以一直使用。从机械原理来说,这个装置没有任何难度,也没有很大施工难度。问题在于地面不平整,而这个楼板对墙面平准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在墙面找平时化了很大力气。
化腐朽为神奇的移动楼板
改造后,可供多人居住
家具可以折叠起来
小齐:房间内原先全为石膏板隔墙,无法很好起到隔音作用,改造中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海翱:我们在楼板两侧做了两排柜子,柜子可以起到空箱作用,让声音传递没那么强烈。柜子和墙之间又加隔音棉。
小齐:整个屋子很潮热且窗户又无法打开,您是如何解决不同空间的通风难题?
张海翱:我们把窗户换掉了,同时在中央空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新风系统。
改造前:卫浴间空间利用不合理
改造后卫浴间:干湿分离还多了收纳空间
小齐:原来的卫浴间空间狭小,两人的使用方式也不同。改造中,您对空间布局做了哪些调整?做了哪些收纳空间打造?
张海翱:我们把卫生间干湿分离了,有独立的马桶、洗手盆,在洗手盆旁边,我们做了个独立的洗衣机空间,还给男主人用混凝土和木头做了一个小的浴缸,满足了男主人曾在日本留学喜欢泡澡的习惯。
收纳方面,两排大柜子,因为楼板是可动的,上部的空间就可以很轻松拿到,整间屋子等于是一个大型的收纳空间。
设计师的小心机设计▽
智能镜子
健身区域
隐藏吧台
全屋智能控制
小齐:Tina家喜欢西式家具,而李翔是中式古典控,您在设计中如何把这两种既然不同的风格混搭在一起的?
张海翱:我没有混搭,为了和使用的移动楼板相契合,选择了未来工业化风格。地面用环氧树脂,顶棚用拉膜,还外加LED灯带,整个房子看起来是纯白色的,科技感非常强。小齐:这次设计,您给自己打几分?在整个设计改造过程中,还留有哪些遗憾?
张海翱:我觉得打8分,好的地方就是可变楼板的实现是非常成功的,从稳定性到可变化、安全性都非常好。其他设计中,我觉得遗憾还挺多的。主要在于工期太短,很多东西做的不够细致,大数据这块也没有达到最初要求。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地方做的最差,最难的地方做的最好”。
张海翱
AD100(安邸)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曾荣获中国北京APEC会议特别贡献奖,世界建筑大奖2014年度最佳酒店设计奖,2015年度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