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联合住建部发布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要求建成一批绿色农房试点示范,力促环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绿色农房比重显著提高,带动节能门窗、陶瓷薄砖、节水洁具等绿色建材下乡。
绿色农房亟待推广
通知指出,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房建设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建筑质量差、缺乏设计、不方便和不舒适等问题,亟待解决。推进绿色农房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房建筑质量,改善农房舒适性和安全性,强化农房节能减排;有利于带动绿色建材下乡,促进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在中国建材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副秘书长王忠勇看来,农村土地日益减少,而城市化与城镇化发展迫在眉睫,绿色安全的农房建设是大势所趋。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指出,绿色建筑涉及结构设计、功能配备等方方面面,绿色农房在农村推进将极大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孙世钧认为,绿色建筑在城市推广了很多年,已经相对成熟,农村有城市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比如风光宜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等,现在向农村推广绿色建筑,是一件增进民生福祉的好事。
拒绝照搬城市模式
通知指出,建设绿色农房要以生土房等仍使用较为普遍的传统农房改造为重点,推广新型抗震夯土农房等技术成熟的乡土绿色建筑,保持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提升质量安全性能,优化功能布局,提高居住舒适性。各地在推进乡土绿色建筑时要做到就地取材、经济易行、施工简便,要为当地居民所认可,容易复制和推广。
孙世钧表示,农村住房不同于城市,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活习惯也不同于城市,在建设农村住房时,不可盲目照搬城市的绿色建筑模式。
秦占学则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较大,各地经济水平也参差不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首选当地的绿色天然材料。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已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新型绿色材料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孙世钧告诉记者,在哈尔滨农村住房改造中,门窗、墙体、屋面等的材料选择可以参照城市建筑模式,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土”办法比燃煤供暖更加经济实惠。
孙世钧举例道,哈尔滨有稻草做成的草砖和草板,是正在推广的传统绿色材料。“土草房不代表落后,处理好了,也可以很漂亮。丹麦的茅草房经过处理,可以使用上百年,已经成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孙世钧说,“但农民的绿色建筑意识需要引导。”
王忠勇透露,目前已有实验室在进行科学研究,将秸秆等废弃物加工成胶型材料,可用于板材制造以及水泥填充料,这符合当下循环经济、低碳设计、节约发展的理念。
机遇和困阻同行
通知指出,各地要结合当地绿色农房建设实际需要,引导当地有序发展绿色建材,加快调整区域建材产业结构,为绿色农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结合绿色农房建设带动绿色建材深入乡村,引导农村建材市场向绿色消费升级。积极向建房农户宣传介绍适合当地绿色农房建设、经济的绿色建材,推广应用节能门窗、轻型保温砌块(砖)、陶瓷薄砖、节水洁具、水性涂料等绿色建材产品。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可推广使用轻钢结构的新型房屋。
秦占学告诉记者,在通知下发前,他曾参与过宁夏、重庆等地的调研工作。在宁夏,秦占学发现,为了减少燃煤使用量,不少农民一家人都挤在一间房内。“如果能使用节能门窗,就可以减少燃煤消耗。”秦占学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受房地产调控的影响,大城市终端零售市场遇冷,要打破现在的营销僵局,县级市场是很好的突破口。
王忠勇表示,目前国家鼓励新型建材下乡,这是一件好事。但绿色建材的相关规范,以及材料功能是否适合农房建设,建材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否满足农民需求等,这些都是值得思量的。
秦占学建议,建材企业要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绿色节能、经济适用的产品。“如果都是阳春白雪,虽然绿色节能,但是曲高和寡,农民消费不起。”秦占学指出。
对于绿色建材下乡,王忠勇充满期待:“希望经过政策推动以及建材企业的布局,经济实惠的绿色建材能更快推向农村,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
秦占学指出,下发通知只是绿色农房建设的开始,提高农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带动绿色建材的消费需求,完善绿色建材标准以及绿色农房评价体系等,还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
来源:中华建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