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好,在伤害设计行业
记者:朱老师从事设计行业多年,如何评价中国设计的整体市场环境变化?
朱小杰:我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人,温州人除了吃苦耐劳、勤奋外,有天生的生意头脑,做生意就需要交流与付出。中国设计行业内还好,只是市场环境不成熟。毕竟中国对“山寨”还是一个褒义词,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够好,这有伤害设计行业。我知道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重视,我相信有政府的关注与重视,设计行业一定前程似锦。
我不是一个设计师,而是一个工匠
记者:当初选择设计专业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朱老师先后做过石匠、木匠、钳工,这些经历对朱老师的设计生涯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
朱小杰:要说设计,可能是父亲给的基因,因为我父亲也是一个平面设计师。我小的时候本来应该是去学校读书的,但由于生活的原因,我只能去学习手艺,正因为这样,我才能做很多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设计师,而是一个工匠。
设计非原创 是有想法的模仿
记者:中国的设计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和模仿西方到原创的过程,并且两个过程一直在交叠进行中。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两种方式(即模仿和原创)?我们知道朱老师1994年回国组建澳珀家具公司,任首席设计师至今,是国内原创家具设计界的代表人物。那么您自己做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
朱小杰:没有原创,只有自然界的万物,那才是原创。我们只是发现,并把已有的东西拆散,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而已。设计非原创,设计一定是有想法的模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做设计才不会自以为是,才有可能保持一个平常心。只有平和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发现万物的本质,知道了解万物的真相,才能设计出一些让人喜欢的家具。无论做何事,真实是一切的根本,我想做设计的更应如此。
中国设计真正走向世界需要民族审美的普及和民族自尊的被唤醒
记者:是什么让您能够在设计行业一做几十年?从业这么多年以来,您认为中国的设计水平是否有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有,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国内设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您是否对中国设计和设计界有怎样的期望?
朱小杰:爱祖国,爱生活,爱自然,爱设计。
中国不缺设计,而是缺少沟通,缺少各行业间的沟通,特别是缺少设计师与市场的沟通,在西方一个好的设计迅速会被推上市场。
谁为这些设计去喝彩,去呐喊,去欣赏,哪天民族的自尊被唤醒,民族的审美被普及,媒体的关注方向被调整,又能保留自己的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国的设计就能真正走向世界。
大部分学生缺乏梦想,生活在幻想之中
记者:现在开始有很多的70后80后的设计界的后辈们开始出来做设计了,而且很快90后们也即将走出校园走进设计市场了。您作为设计界的前辈,能否评价下70、80后这些后辈们?您认为他们与当年的自己相比,有哪些异同?您觉得现在他们所经历的设计环境与你们当时所经历的是否相同?
朱小杰:我觉得大部分的学生都缺乏梦想,梦想是什么?是内心对美的领悟,对善的坚持,对真的崇拜。梦想和幻想不一样,生活在虛幻中那是件糟糕的事,就像吸毒—样。成长需要时间与生活的经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顺从自己内心,去做自己能做,而不是去做自己想做。能做与想做需要修练,才能悟到之间的差异,才能把能做转为想做。成就感是想做的结果,兴趣是想做的动力,而能做才是兴趣与成就感的保证。大部分的毕业生,生活在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梦想。
我们这一代最大的不同是:生活在真实中,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为设计而生,为设计而死
记者:作为一名优秀的家具设计师,是否会考虑一直把设计做下去还是后面会考虑转行或兼顾开拓其他行业的事业版图?
朱小杰:会的,我会一直把设计做下去。
设计是什么?设计是人类凭借着经验、技术、手艺以及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心觉综合后赋予材料以功能、品质与造型的一个过程。我认为自己是为设计而生,为设计而死。
最近还做陶瓷瓯窑。设计是相通的,做好家具与陶瓷是中国人所擅长的。东方文化是木的文化,中国又是“China”,瓷器之国,我对家具与瓷器充满信心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