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家居”事件之后,消费者对“洋家具”的追捧渐趋冷淡;一些家具商家抓准机会,在本届东莞名家具展上大力推广中式古典或新中式家具,竭力改变中式古典家具“只可观望不可亵玩”的形象。第26届东莞国际名家具展上,中式家具的阵营更加壮大,名家具展组委会与深圳市宝安区红木家具协会合作,特辟专区展示中式家具、红木家具。
中式家具著名品牌企业,如深发、美联、鸿普轩、友联、红旗、红运、太兴、红宝轩、左丹诗、万盛宇等名企,均参与了本届展会;而华伟、忆东方、诺华等企业,也推出了新中式家具。然而,中式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企业和新中式家具企业之间,秉承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传统家具更注重的是材质的稀缺性,希望通过材质凸显价值;而新中式家具企业的力求突破材质的限制,希望通过品牌、设计体现价值。从本届展会展厅热度和买家趋向调查中可以看到,中式家具的复兴依然任重道远。
现状:中式家具“坐”不起 红木家具人文化伤不起
高端家具中,欧美风格家具很受欢迎;低端家具中,中式家具又明显不如板式家具有竞争力,中式家具始终处在一个夹心层位置。古时候,红木家具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东西,老百姓用不起;如今,中式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要么卖得死贵,要么品质低劣,而且文化含量参差不齐,很难获得消费者青睐。另外,它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舒适度不足。往往只能安静地窝藏在大卖场的某个角落。
传统中式家具仍旧非常强调材料的稀缺性
一位红木家具经销商承认:中式家具最大的缺点,在于不注重舒适性。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很大的差异,西方的文化是讲究人文关怀和个性解放,而东方文化强调人格完美,讲究修炼,把“坐”和“卧”都当成一个修炼过程,不注重人性化设计。
美联家私总设计师胡冠军认为,中式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无法成为主流,是因为红木家具人的文化修养普遍不高。胡冠军告诉记者,他看过一张架子床,正面雕的是如来佛、观音,上面雕的是七仙女、飞天,整个不伦不类。他告诉造床者:你的雕刻确实很漂亮,但这张床没法睡,睡上去我会感觉我是睡在寺庙,而不是睡在床上。他呼吁,我国各大院校应该设立中式家具设计学院,提高中式家具、特别是红木家具的文化层次,这样红木家具才能符合它的价位和档次。
显然,舒适性不足、文化含量参差不齐,是当前中式家具面临的主要瓶颈。
新、旧中式家具:道不同,不相为谋?
名贵木材做的中式家具,基本已经是论斤卖货,卖的其实是材质,与“家具”本身的内涵形聚神散。中式家具,从大家具业界来讲,目前更提倡的是在可以量产的材质上赋予中式家具的灵魂。当然,这与追求高利润的传统中式家具企业是相违背的。
新中式家具努力挣脱材质的束缚,从“灵魂”下手
北京福斯洁总经理张兆华认为,中式家具要传承的,一是红木家具的文化元素,文化的内涵,二是红木家具的工艺结构,三是红木家具的名贵材质。要创新的,一是时尚感,二是舒适感,三是增加价值感。其论点与新中式家具不企业同的地方在于,所谓“名贵材质”,即传统中式家具还是希望把中式家具做成稀缺品,更多的是通过材质而不是设计来体现其价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景初认为联邦家居的方式更值得提倡:“以联邦为代表的‘加法’,是在现代家具的基础上给他们新的精神和神韵,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加入他们的家具中,我们看到他们的家具,他们从来不强调材料,但是卖的价格一点不比我们便宜,这是品牌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向这方面靠拢。”
新中式家具和传统中式家具,虽然都是打着推广中式文化的旗号,但是其精神内涵从根本上讲是相悖的。传统中式家具更像是做文物、做艺术品,而非家具,他们更看重材质的稀缺性;而新中式家具已经开始抛离材质的限制,把家具功能性放首位,在“家具”的基础上添加中式元素。从目前来看,兴许新中式家具才是推广中国文化的长远之道,但是,传统中式家具商真的愿意舍弃艺术品商的身份,变成真正的家具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