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家1739.hk
装修找齐家上市大平台
打开APP

家电行业步入整合季 企业别盲目跟风

建材管理员扫街小哥

07-29

今年,家居行业步入了整合季,这轮整合潮中,可以看到海尔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的身影。这些企业的成功整合引发了一系列的“整合效益”,各大企业闻风而至,纷纷加入了整合潮流中。其实,企业的整合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力以及内部管理的匹配,没有这些作为支撑,盲目跟风,走上整合之路,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家电行业现整合风潮

家电行业今年步入整合季,各种整合动作频发,各种响亮口号频出。整合风潮主要刮在几家大型家电集团中,经过了三四年前的收购重组,整合成为企业发展扩张必须的选择。

这轮整合潮中,可以看到海尔、美的、海信科龙、格兰仕的身影,而一个个“千亿”与“再造”的口号又被长虹、创维、美的、苏宁所占用,家电行业的发展突然由常态调成了“整合”模式。

在家电企业内部平台整合方面,美的营销嗅觉十分灵敏,早在两年以前,美的就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2008年4月,美的将小天鹅纳入羽翼之下,开始全面整合,并建立了完善的洗衣机产业链。2009年美的空调、冰箱、洗衣机走上整合之路,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目前,美的在全国有64个制冷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和暖通销售设备有限公司,7000个销售网点和12000个售后服务网点。美的进行整合,就正好把这些零散的、分散的衔接起来,从而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工作的一致性,最终形成一个价值优效率高的整体。全面整合带给美的是一个全新的高度。美的从小家电向空调行业迈入,在自主经营做大后,又向洗衣机和冰箱行业渗透。美的制冷三大产品在国内领先地位,无不昭示着美的白电的成功。此后,美的重调政策,开始营销整合,把原来分散的三大产品进行资源的汇总,集中性发展,加大统筹力度,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美的模式”的成功样本掀起了一阵整合浪潮。

海尔的整合则稍显低调,虽然见诸报端的少之又少,但多方渠道透露出来的信息已表明,海尔欲将两家上市公司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重新定位,打造成侧重不同的两套体系。未来,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家电制造资产,将被装到“690”(青岛海尔)的中,而H股的“1169”(海尔电器)则成为专职营销、物流的渠道模式。

同样,格兰仕的整合则是在营销市场上,完成了以大白电为产业集群的整合,和微波炉、厨卫、小家电的生活电器产业集群的整合。格兰仕集团助理总裁陆骥烈表示,格兰仕在阐述千亿目标时战略基础是实现综合领先就的白电集团,未来整个品牌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产品或者单一产品线竞争,更重要的是集合在全品牌和整体品牌价值下的全白电的竞争格局。

同时,伴随着整合,“千亿”和“再造”成家电企业未来发展的代名词。长虹今年7月中旬公布了未来3-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出2013年收入突破千亿,实现利润和规模双增长的目标。提出千亿目标的还有美的,2010年10月,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向社会公布未来五年“再造一个美的”的口号,至2015年,美的集团要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创维集团也提出了5年内实现500亿元、10年内实现千亿元的长期目标。另外,苏宁刚刚完成的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3500家门店和6800亿的销售规模。

整合风潮缘何?

美的企业的成功整合引发了一系列的“整合效益”,各大企业闻风而至,纷纷加入了整合潮流中。

其原因就是现今家电运营成本持续增高,家电市场环境却在渐渐低迷;而利益点无非有三:

首先,企业规模有了,通过搭建一个更为一体化的平台,减少运营成本。

其次,企业内部平台整合,最大化地凸显了集团军作战优势,不仅可以降低渠道运营成本,在与零售商谈判时,所拥有的议价的筹码将会更多。

三是企业内部整合,利于在未来三、四线战略市场的协同拓展。

并非每家企业都适合整合

整合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减少企业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若是貌合神离的被动整合,那大可不必,外表看起来在整合,内部却依旧换汤不换药,不仅不能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反而会因兴师动众,导致损兵折将,因为企业平台一但整合,就会出现“僧多庙少”,人才流失的必然现象——据悉,某家电品牌在这次整合中,中层以下管理员工将近流失了三成,部分还呆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员工,都在寻求出路。

企业的整合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力以及内部管理的匹配,没有这些作为支撑,盲目跟风,走上整合之路,只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家电企业巨头扎堆整合,表面上是印证了“顺时做事,逆时做己”的8字经营法则,虽然看似很美,但是其背后,还是有“整合”与“被整合”的区别。因为整合过程中只有内在动力与外在需求的匹配,做到表里如一,才能在这场整合大战赢得未来!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10秒估算报价结果

装修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