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装修时特别注意选用绿色产品。
如今关心环保、关注健康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因此消费者在装修时都特别注意选用绿色工艺、绿色建材……商家们都知道,凡是打上环保字样的产品一准儿好卖。但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在装修的消费者都希望今后自己的家是安全、健康的,因此特别注意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材,请专业的环保设计人员、监督装修公司科学施工,希望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据某家装市场的建材部负责人介绍,绿色环保建材原来就很走俏,特别是在非典疫情过后,开始装修的消费者都是非环保建材不买,多花点儿钱也不怕,希望花钱能买到健康,所以装修选材最注重“环保和绿色”,而且就认外包装上有“绿色”字样的产品。可以说凡是打上环保字样的产品一准儿好卖。
负责任的商家都希望把真正的绿色环保带给更多的消费者。但有些惟利是图者也盯上了这块市场,给自己销售的建材冠上各种名目的“绿色产品”称号,让消费者难辨真伪。业内人士指出,“绿色建材”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滥竽充数。一些小厂由于本身技术力量不过关,生产的产品存在种种质量问题,根本就达不到环保标准,而是把那些“假环保”产品加上各种吸引人的包装,再加上虚假的宣传,就成了如假包换的“环保”建材。专家介绍,假冒伪劣分子经常采用的几个“猫腻”如下:
猫腻一:“假环保”
“虚假环保”的特点就是通常在宣传中使用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经过了多家机构的认证,而实际上这些环保认证不过是“花钱买行头”:有些地方机构评选环保产品,只需厂家交纳一定费用,对产品质量无过高要求,就能给该产品一个“环保”的头衔。有的是乱用一些权威标志,如“3?15”标志、“十环”标志等,如有些装饰材料公司在自制的宣传品醒目处印上了“3?15”标志,又将企业标志也印在该标志旁,让消费者误认为两者有联系,是消协推荐的产品,实际上根本无此事。有的是用假证书骗人,一些装饰材料企业在推荐产品时,拿出一些“国际知名机构”授予的“奖励证书”、“授权证书”等向消费者展示,而实际上这些机构大多子虚乌有。
猫腻二:“伪环保”
“伪环保”的方式要比“假环保”隐蔽得多,它通常是利用消费者的不内行或是检测手段上的漏洞来钻空子。比如,一些小型的板材生产厂家在送检或销售产品以前,会用某种方式将大芯板快速高温处理,称这样能使甲醛迅速挥发。殊不知,由于甲醛的释放期可达10至15年之久,用上述方式只能暂时缓解板材中的刺鼻气味,蒙到一些并不权威的检测机构的“环保认证”。但从长期来讲,根本无法解决甲醛超标的问题,更别提环保了。
猫腻三:“概念环保”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里,几乎每个商家在宣传材料以及样品的显著位置都标明自己是“绿色环保材料”。有的商家对其陈列的建材产品号称是经过中国环境认证委员会鉴定的,或说是消费者协会推荐的等等。但当消费者提出要看检测报告时,销售人员马上就闪烁其词,怎么也拿不出相关证明来。这就是“概念环保”,它是一种市场炒作行为,通过暗示、文字游戏等方式,使人误解为环保产品。比如,有些厂家或企业高喊“倡导环保装修、环保材料”,但是其自己是否达到环保标准,却没有明示。还有的厂家在所售建材的外包装上贴出了“无毒”的绿色环保标识,但实际上如果检查其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就能发现该产品明确标明含有苯等成分。商家明知产品并非绿色环保,但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和消费心理,搞虚假标注,炒概念,从而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