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尾80年代初的上海,一代知识青年都到了婚龄期。其中,有的上山下乡返城,有的考上了大学,留在本地当青工的更是抢手货,纷纷去区民政局领结婚证书。上海人家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局促,要结婚的小青年忙着在家里用板壁隔房子,搭建阁楼,在此之外,最操心的就是购买家具了。
那时流行“36只脚”的说法,一个男孩子要结婚,家里必须得具备大床、大橱、五斗橱、床头柜、方桌和4把椅子这样一套总共36只脚的家具。然后三响一转,手表、四喇叭收录机、缝纫机,还有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有了这些基本的装备,讨个新娘子才不成问题。
新家具是凭结婚证明,排队供应的。也不知那时家具厂的设计师在想啥,那36只脚一套的家具样子几乎雷同,好像部队里供给制发放的一样,大多上深色油漆,难得有人喜欢买“清水”或奶白色的家具,也许大家都存着一种家具传代的想法,希望耐用度要高,此生再积蓄到“巨款”换家具几乎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
三门大橱上放着一只樟木箱,那是嫁妆。有吃完饼干后不舍得扔掉的漂亮饼干听,红色的包装盒内也许有朋友赠送的一套宜兴茶壶,还有一个盒子是空的,里面的礼品瓷盘已经被拿出来作摆设。五斗橱配了块玻璃板,下面压着自己手工钩的白花桌布。一个8寸或是12寸的电视机被小心地用套子套起来,上面的洋娃娃也是必备嫁妆之一,意喻着即将诞生下一代的美好。塑料花五颜六色怒放在花瓶中,一周用水冲洗一次。铁壳热水瓶因为图案好看,也是要放在显要的位置装门面的。
回城知青一般都没有什么积蓄,他们也都已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一分钱都要想法掰开当两分钱用,所以虽然这一切家具和摆设在现在看来是那么地寒酸,而在当时就已经算是很时尚很齐全了。尤其值得骄傲的是,那时的小青年结婚大多数不靠父母,是靠两个人自己的力量。我还注意到照片上这家的墙壁用的是墙纸,或者叫墙布,那在当时也是非常新颖、时尚的装饰材料,是比一般白石灰、涂料、油漆、护墙壁进步了。墙布图案的选择很见这家主人的审美情趣。记得我当时参观了一家又一家同学、朋友的新居,看到大花型、色杂的墙布相当头晕,而一些隐条的、淡雅凹凸感花纹的人家才有艺术感觉。不过,墙布花不花是次要的,有婚结总是天大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