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葛找房
在楼市当中最不缺的就是“教训”——没房的人悔不及当初没有早点咬牙买套房,而部分措施收紧城市的多产者悔不及当初冲动消费。总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所羡慕的人可能也在羡慕你。尤其是在当下这种各城市分化比较大的调整期,没人敢断定未来就一定会怎么样,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推断猜想罢了。这就难办了,没有研究背景的老百姓,究竟该听谁的言论呢?明年是该“买房”还是该“存钱”呢?这3各方面别忽视,分析完有数了!
其实,诸葛小编已经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强调过了,答案自在人心,无需听任何人的指点。自己有没有能力,有没有需要,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更了解。而且每个人的立场和追求不同,所在地区和城市也不同,因此房价走向和相关措施就会不同,根本没有可参考性。能买的人早就买了,只有没买的人还在纠结。后者无非就是能力和需求还没到达购买的标准,所以着急也没用,倒不如把当下的日子先过好。
如果实在想要一个标准答案的话,官方指定的方针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虽然预期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一定不会缺席。人民日报多次发文指明——中国经济不再“饮鸩止渴”,经济的平稳发展不依赖于房地产。
这种表态不仅为房地产指明方向,也为购房者指明方向,今后买房不要再贪多、贪便宜了、贪升值了,只有刚需的合理性需求才可上车,炒房不允许。说白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靠房子一夜暴富的时代过去了。当投机者散退后,楼市就会回归理性,小涨小跌是市场自然规律,而大涨大跌则不会再出现。
第一,从措施方面看,央行新规将由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定价基准转换后,首套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为4.85%)。二套房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按最新5年期lPR为5.45%)。
二套房调高很容易理解,毕竟打压炒房行为势在必行。但有不少人无法理解为什么首套房也要调高,其实还是那句话,楼市需要理性,就算是普通刚需也要戒掉盲目,不计后果的强行加杠杆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窘迫,何谈幸福感?所以买房这事急不得,量力而行才能将安居乐业最大化,买房才更有意义。
第二,从货币方面看,从1989年到2018年末,货币供应(M2)总量已由1.2万亿增长为182万亿,翻了150倍。也就是说,当年一件1分钱的商品和一套1万元的房子,30年后就变为了1元的商品和100万的房子。而实际上,同比例的放大并不能说明房子值钱了,而是池子里的水多了。换句话说,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了,很多小城市的房子实际价值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提高。而大城市的财富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有所提高,但房子还是那样的房子,价高了反倒说明性价比降低了。
第三,从供需方面看,当代年轻人在城市打拼的成本又很高,压力很大,别说结婚生子和生二孩了,就连婚都不想结,所以人口增长速度会出现下滑,老龄化的趋势会崭露头角。一方面,不少独生子女将可能在未来继承祖辈和父母辈的多套房产,实际上对买方的诉求并不急迫。另一方面,就房子的总量来讲,当下已经不缺房子了,因此供求关系已从曾经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长久来看已失去了持续上涨的资本。
几年前,房地产还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如今却已改为“防止房价过快下跌”的目标。虽然很多城市的新房还有走高迹象,但多为“有价无市”,后果也多应验在二手房身上。以北京为例,都说首都的房子保值,但其实二手房市场早已出现库存隐患。
截至9月17日,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44.51%,环比下降7.42%,不少房源被贴上“甩卖”标签。由此可见,现在所谓售楼处“抢购一空”的场景多半是假象,房源其实非常充足,只不过是从新房库存转为了二手房库存罢了,根本没有被消化。
诸葛找房分析师国仕英表示:今年以来,受调控措施限制,购房者更加理性看待市场,谨慎入市。加之今年北京新房供应增加,分流部分二手房购房需求,二手房市场稳定且平淡。“金九”的来临也并未刺激购房者加快入市脚步,市场观望情绪仍较浓厚。在成交量不足的情况下,二手房价格很难出现上涨。对于二手商办,因其流动性差,除非价格特别便宜,否则不建议购买。
此外,新房市场也似预期的那般美好,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率先打响了促销“第一枪”,连人口相对密集的大城市都如此,小城市还会远吗?大概就是时间问题了。综上所述,现在并非是买房的好时机,如果需求不是很急迫,或者手头还不太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再等等。与其在如今这种峰值下硬着头皮买房子,倒不如等房价再稳定一些,个人收入再提高一些的时候购买更划算。
至于十年之后,100万“房子”和“现金”哪个更值钱?诸葛小编认为,未来纵使房价跌了,货币也同样会贬值,换成现金后的货币,贬值后未必能与房价下跌匹配。具体还要看所在地区的人口和措施来判定发展方向,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投机的红利期已经走向尾声,买房自住者只要有能力、自己喜欢,多少钱都值得买,而囤房抬价者入手再便宜、再有条件也不值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