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齐家1739.hk
装修找齐家上市大平台
打开APP

室内装修行业思考:设计师到底是销售员还是家居缔造者?

齐家黄石站

02-18

如题

室内装修行业思考:

设计师到底是销售员还是家居缔造者?

装修行业发展二十多年,成规模的公司有,“游击队”也并没有覆灭;有人从“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这或许只需要一个网站或者一个公众号;也有人从“正规军”变成了“游击队”,但不承认自己是“游击队”,只认可自己是独立接活,经济利益最大化了,是老板

碎碎念

作为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是要把一个冰冷的空间和一堆冰冷的材料变得有温度!而材料涉及以下:瓷砖地板、木门、橱柜、洁具、吊顶、涂料、石材、五金件、防水、壁纸、窗户、暖气、新风、中央空调地暖、净水系统……这只是主材,如果对家居设计要求极高,还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辅材,石膏、腻子、石膏板、轻钢龙骨、各种板材、防水、胶、水管、电线、暗合、强弱电箱、空开、开关插座……

其实这么多的材料,涉及到的尺寸规格的核对、应用、测量、计算、送货、安装一系列的衔接工作,才是设计师实质性的工作,而不是单纯的销售材料,应该是推荐材料,推荐适合的材料,实现效果需求和功能需求以及其他家居需求。

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

装修市场的大蛋糕说法儿不知从何而来,但从没哪家装饰公司占比能超过1%,而装饰公司都“鄙视”「可能是宣传鄙视但内心不鄙视」的“游击队”,群体接单占比是远高于装饰公司「不含空壳」整体占比的;最明显的是在做新开盘小区的时候,一家公司占比能达到4%就算成功,而实际往往打个对折,甚至再对折;

而各处交房户数大多以“千户”计算,近十年来,在国内知名装饰公司,偶尔会冒出个单个小区承接100+套房屋装修的项目,已经足够成功和分享了,但案例仅仅是个位数,里面也有很多偶然和机遇存在。

而大量的装修需求被所谓的“游击队”解决了,其实一级市场只解决了部分需求,二级市场再解决一部分需求,三级市场「不确定级别对与否,但人们往往都有种高高在上的赶脚」甚至再往后的N级市场,所以你看不起的只是你看不懂的。

室内设计师是一种室内设计的专门工作,重点是把客人的需求,转化成事实,其中着重沟通,了解客人的希望,在有限的空间、时间、科技、工艺、物料科学、成本等压力之下,创造出实用及美学并重的全新空间,被客户欣赏。

讲到装修,不得不提到这个绕不开的存在——室内设计师

对设计师的理解,各种角度、时间点、机会、经历…造成不同的认知;但家装市场更多的认知是:设计师就是卖材料的、设计师总想吃回扣、什么材料贵买什么材料、设计师只是画个图而已,还得看干活儿的工长、设计师太年轻没生活经验……

于是乎,就流行起来DIY,当然有灵感的人还好,你会装出来一个很漂亮的家,但有灵感的毕竟是少数;还有就是抛弃设计师,直接找工长,甚至有人跑到装饰公司找工长给自己干活,这其中的过程就不说了,挺难以启齿的;还有就是前几年流行过的一阵工长俱乐部,三方平台托管,但也很快偃旗息鼓了。

也有找有过装修经验的朋友帮自己设计和协助装修,但这种装修经验和装饰公司的装修经验完全是两回事,因为考虑的角度不同,装饰公司的经验是如何把业主的家实现出来,而业主的装修经验是如何把自己的家实现出来,这里有主体的不同,所以是不同的经验……诸如此类。

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就是装饰行业各种互怼,说别家不行也只是少数,大多只说自己多好;但这个行业发展了这些年,没有谁家出现高科技而又能全面铺开让市场受益;更多是换汤不换药,出现了新的名词,比如品控、交付,比如全屋、比如产业工人…但出现这一切,并不完全是装饰公司主观行为,这里面也有被市场影响的因素。

因为业主希望有设计师帮自己设计房屋,但不想付设计费;有业主缴纳设计费后,拿到几张图纸或者深入沟通过方案,认为自己了解了,并没有更多含金量的情况下,用一些非正常手段拿回了自己的钱。

同时越来越多的“体验式”服务影响到这个行业,就出现了免费上门量房,这个免费上门量房是行业内和行业外的双重影响,行业外的已经说过了,而行业内的,就是一些“无良老板”采用的人海战术,低价招人,免费服务,有了收获是公司的,没有收获是员工的。

前两年还有篇文章,写的是设计师不愿再“助纣为虐”,但真的是设计师“助纣为虐”还是身不由己?其实中小型装饰公司的人员流动率非常高,或许来不及“助纣为虐”已然离开,一是人往高处走,二是做设计是的都有点小个性,不会任由自己的劳动变得一文不值

免费量房这个服务的出现,已经是这个行业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个趋势下,产生了很多矛盾点。设计师被预约了上门量房,为收费,不管是为了公司和自己业绩还是碍于领导面子,去了后你会发现的是…

1、超过3家公司的人员在现场,量房绊手绊脚,和业主沟通需求无从下嘴;

2、专业度掌握不同,对装修的需求和现场说法相似而又不一,业主也是类小白型,无所适从,最后只得以价格定输赢

3、也有业主约到现场测量报价的人员在5-10家「不良装饰公司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业主电话自己过去舔的除外,其实业主也很烦」,有素质业主的还好,略微错开些时间,懂得大家只是从业不同,但时间都是宝贵的,尊严也是一致的;

而没素质的人也经常出现,A4纸十几张,逐个发给到访人员,告知这是我的装修需求,逐个说太累了,我也很忙,上面有我的邮箱,你们把设计方案和报价发到我邮箱,留下联系方式,我选好了,会和你联系,不过没有效果图的就请不要发了;请问这是谁给你的勇气?这得有多大的利润才能让众人趋之若鹜?

4、设计师辛苦熬夜「白天要测量、交底、项目现场事件沟通处理…」画出来图纸发过去,被指责不付费的就是不行、你这图我也会画、这没技术含量、随便应付人的吧…

如果不是用成品软件做出来的效果图,真的是很费时间,但说改就改不只是设计师的专业度不足,也是沟通不足;因为一套房子想要变成理想的家的样子,需要充分结合户型、楼层建筑、格局布局、居住者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装修预算、材料配置、施工实施等等等等,如果真的希望只靠一张图来实现,那不是设计师,那是绘图员,打不死的绘图员。

关于选材

这种多数人认知的灰色地带,其实我们应该辩证来看待。

首先应该认可的是,一分钱一分货,设计师给你推荐价格高的产品,有可能是他看中的是品质和性能,但业主关注的是价格,所以在实现未来家的过程中,双方不在一个关注点上,那么遇到贵的,就习惯性的联想,而如果再遇到无良的产品竞对,添油加醋地给你来两句不太合适的、发泄私愤的语言,此事就变味了;

其次是这个灰色地带确实是存在的,而任何行业的从业者谁能说自己所在的行业是干净的呢?看看知乎高赞的描述自己行业内幕的问题就知道了。当然这个不是要去解释什么,只是来掰开来看,前些年互联网发展没有今日的迅速和透明,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很多差价,这也不只是装饰建材行业存在,对吧?!

而现在各渠道关于产品的性能、规格型号、价格都有了非常清晰的介绍和对比,而各种成本的剥离分析,也限制了商家高毛利销售的机会,只留下合理的经营空间,让第三方人员基本已经无利可图了,何来高额回扣?也没有钱都让设计师赚了,业主高价买次品的说法儿。当然,不排除有不良设计师的存在,个别现象不能用做通用案例。

作为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是要把一个冰冷的空间和一堆冰冷的材料变得有温度!而材料涉及以下:瓷砖、地板、木门、橱柜、洁具、吊顶、涂料、石材、五金件、防水、壁纸、窗户、暖气、新风、中央空调、地暖、净水系统……这只是主材,如果对家居设计要求极高,还会涉及到非常多的辅材,石膏、腻子、石膏板、轻钢龙骨、各种板材、防水、胶、水管、电线、暗合、强弱电箱、空开、开关插座……

其实这么多的材料,涉及到的尺寸规格的核对、应用、测量、计算、送货、安装一系列的衔接工作,才是设计师实质性的工作,而不是单纯的销售材料,应该是推荐材料,推荐适合的材料,实现效果需求和功能需求以及其他家居需求。

至于讲的设计师很多都偏年轻化,也算是一个对的说法儿。

首先就是家装是一个多环节、长链条的项目运作,而设计师和质检「监理、管家」的前后配合衔接,是项目运作的关键点,但设计师作为业主的第一接触人,信任感自然超强,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更愿意遇到事情第一时间咨询设计师而不是质检。所以设计师需要懂设计、懂材料、懂施工、懂报价、能服务、有耐心、还能八面玲珑去协调各种人和各种事儿;

虽说年轻人很难完美操作,但做过5-10年的设计师,就不愿意再去做一线的事情。一方面是人往高处走,另一方面是实在是太累,而收入又不是“传说”那样高,精力也是有限;当下消费者对于服务体验的要求远大于施工体验和品质感受,所以做的单子少了,赚的少;做的单子多了,赚的多了,事情也就随着多,试想一下,你每天都要接听几十个不同人的电话,处理各种相似而又不同的事情,不断循环和重复,无心顾及家庭和生活,你能坚持多久?

所以,很多设计师逐渐转向管理岗位,或精进于设计领域,加入或创业设计工作室,提质减量,保持设计初心而又能有所收获;也有部分设计师从业者开装饰公司或转换行业,但大部分设计师还是深爱这个行业,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个行业。

而刚入行的和资历较浅的设计师,则继续在行业内打拼,也就是大家见到较多的设计师都是年轻人;

其实设计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也很少像十几年前那样,学个CAD就做设计师,绝大多数都是大学读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对设计有着自己专业的掌握也有独特的认知,能够帮你控制好某一个位置的尺寸及美感,也能帮你设计出非常有创意的家居布局,但需用心体会,因为居住者的需求是从语言经大脑、走心、到手变成线条,再将线条讲解分析、组合整个家居零件,全流程把控之后完成一件艺术品。

一定请记住,设计师是能帮您节约成本、装出家居效果的人,绝不是增大预算,只会卖材料的销售员。

上述内容不代表齐家意见,不承担法律责任

10秒估算报价结果

装修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