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前
关键词:无屋顶,遍地废墟,采光差
曾经的祖屋,如今早已没有了屋顶,只有坍塌的房梁,斑驳的老墙以及恣意生长的野生植被,遍地的垃圾堆积得几乎有半人之高。
原是五进的大宅,在岁月变迁中只有这第二进尚存。老宅的大门原开在较为开阔的东面,现今也被移到了阴暗、狭窄的公共走道上。
汪家老宅北墙与西墙都与邻居紧紧挨着,而位于公共走道的南墙距离邻居的墙体最宽处也只有80公分,可以说只有东墙可以采光。而周围邻居都加盖了二楼。因此,重建老宅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采光与通风。
整个房子建筑面积只有96.41平方米,除了老汪夫妻俩之外,设计师还要把假期回家探望的女儿一家四口考虑进去。因此,整个房子的功能布局必须要满足三代人的不同生活需求。
改造进行时
全人工作业成了这次重建项目,所有建筑材料、施工垃圾运输的唯一方式。
由于施工作业面更积小,建筑材料、垃圾的无处堆放。在深夜,这样的肩扛手提,全人工搬运,几乎隔两天就要进行一次。
清理工作完成后,重建工程也随即展开,修改方案,地基建设,选择材料,进料搭建,每一步骤都严谨地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由于保留了西墙,汪家老宅的室内使用面积缩小,为了保证老汪一家六口居住的舒适度,设计师对于室内空间的尺度是分寸必争。
改造后
客厅保留了建筑的原本高度,挑高空间让视野更为开阔。超大的玻璃窗充分地引入自然采光,使整个室内更为明亮、柔和。
被移至屋子中央的天井,不仅优化了房子的采光与通风,更把自然的绿意融入到室内,让整个空间生机盎然。
一楼的主卧专为两位老人而设,原木色的地板、白色的墙面,干净而明亮
卫生间的扶手、座椅、智能马桶都是专为老汪而精心定制。
超大的储藏空间,满足了一家人的储物需求。
开放式的厨房,新增的西厨料理台,圆了女主人一直以来的想要大大厨房的梦想。主餐桌旁,特意保留的老墙,印刻着这座老宅百年的历史。
设计师特别为老汪家量身定做的茶室,让全家人多了一个喝茶休闲的场所。
拾阶而上,二楼的两间套房留给了女儿一家。
设计师巧妙地利用斜坡屋顶,在层高不够的地方,为两间套房各打造了一间卫生间。
顶脚线、踢脚线、木饰面伸缩缝的运用,不仅实用,而且美观,让整个空间的线条更为流畅。
新增的两个宽敞的露台不仅补充了二楼的采光与通风,还给一家人增加了亲近自然,休息与放松的场所。
现在的汪家祖宅,已经从废墟中平地而起,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