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是中国独有的工艺,“三分画,七分裱”,说明了装裱对于书画作品的重要性。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离不开装裱。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书画装裱方法及保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画装裱方法
一、关于传统手工装裱
传统手工裱工序复杂,制备浆糊托裱画芯最关键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书画装裱工艺主要有手工裱和机器裱两种。手工裱作为一门传统手艺,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卷轴或者装框条成镜框。原裱的书画作品不论画芯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有托裱画芯、镶覆、砑装三个步骤,而这三个步骤里面又有诸多工序。从事字画装裱多年的负责人说:“手工裱出来字画的效果比较挺拔、更具神采,用手去弹会有铛铛声响,且细微处无不精细,整体很有质感。”
“事实上,传统的手工裱工序很复杂,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很高,只是传承到现在,有些已经失传或者技术已经无法达到前人的水平了。”在装裱行业小有名气的负责人说道,在手工装裱繁杂的工序中,最重要的是托裱画芯环节当中的制备浆糊,浆糊的质量直接影响装裱的整体效果,浆糊要制的均匀、透明,而刷浆糊也是一门要求很高的技术,同样要刷得均匀才不至于裱后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
二、现代机器装裱
现代机器裱效率高,不受天气变化影响
机器装裱,托裱和镶边等环节则是由机器操作完成的,托裱的材料是一种化学胶膜。“由于是机器操作,化学胶膜机器热干即可,因此机裱的效率要比手工裱高好几倍,而且不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也不会因为天气变化出现镜片不平整的问题。”从事装裱艺术的负责人说道,机器装裱由于机裱和传统浆糊的自然晾干不同,通过胶膜裱过的字画会显得软塌塌的,少了一些“精气神”。
而机裱的优点,则是“因为手工裱用时特别长,碰上天气不好,如3、4月的潮湿天,浆糊很难自然晾干,镜片容易出现褶皱。而化学胶膜通过机器受热,均匀粘压在镜片上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和粘合的材料有很大的关系。”
机裱的成品效果自然也不差,但存在不易揭裱的问题。画苑负责人说:“由于用胶膜来粘合,已经裱过的字画,年久以后想再重新装裱的时候就难了,因为机裱的胶膜粘压在字画上面,揭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即使用特制的药水揭裱,也难免损坏画芯”。
书画保存技巧
1.勿用塑料袋密封
有些人认为,书画怕受潮,就用数层塑料袋密密套牢、扎紧,然后锁在铁柜里,又可以防火。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会使书画受到良好的保护,反而会毁了好东西。为何?因为中国传统书画创作、装潢使用的皆为有机物质材料,如树皮造纸、蚕丝织绢,这些材质有其天然的特性,需要有一定的空间。历代文人、鉴藏家都把书画看成是有生命,会“呼吸”之物,实际是指书画材质在一定程度可自我调节。因此,用塑料、铁柜虽会使书画与外界相对隔绝,但其材质无法“呼吸”、调节,就会使开卷时书画受到的热气、潮霉、人体油汗、风沙等媒介捂在这么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各种不利媒介无法逐渐消散而会迅速萌发、繁殖。许多质地发霉、矿物质颜色脱落的先例,都是用塑料捂出来的。所以,要做到收藏得法,就首先要对书画的材质和收藏方法有较正确的认识。
2.注意温度和湿度
书画对于温度、湿度要求极高,一般温度在14-15摄氏度,湿度在50-55度之间为宜。要避免温、湿度过高而引起作品质地变脆或发霉、生虫、颜色与墨迹脱落等问题。要定期查看藏品状况,尤其是盛夏、雨季和冬季供暖期,及时发现问题以免延误为患。因此,故宫书画库的做法是每月分批查看作品是否有虫蛀或发霉情况,这种做法经过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值得收藏家借鉴。
3.防潮和防虫
现今收藏书画,一般是南方重在防潮,北方重在防虫。防潮主要是在梅雨季节用空调定时吸潮,在秋季艳阳天的阴凉处适时晾晒。防虫则较为麻烦。在以往清宫旧藏的帝后书画中,为了防虫,就有在画轴上附上浸刷过防虫药的宣纸的例子,有的附纸上还印制了非常精美的图案。而今博物馆主要依靠天然樟脑块防虫。故宫博物院,除去所藏用作资料的历代伪作,其三级以上书画十几万件,以往都是收藏在特制的樟木箱、柜中,因樟木有天然防虫功效。柜分上中下三层,分别放置册、卷、轴。书画作品力求平放而略有空隙,以保持其“呼吸”顺畅。每件文物必有画套,以丝绒、仿宋锦、各色花缎为表,白色或淡色薄绸为里,系以绸带,轴的画套皆各量身定做,套外有素缎签,以楷书、隶书题写图名。手卷外包锦袱、绸袱,再盛以紫檀、楠木盒,俱依各物粗细、长短而制。册用锦面木夹板或紫檀等硬木夹板,外则依其长、宽、厚度定做锦套。
其实,装裱作为一门独特的工艺,不管是手工裱还是机器裱,不同作坊的装裱价位不尽相同,“不同作坊有不同的定位,师傅技术水平也有差别,所以定价也是有差异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介绍,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持续关注齐家咨询,更多精彩咨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