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素有南国陶都的美誉,是全国生产出口建筑陶瓷的重镇。2010年,佛山建筑陶瓷出口总量占全国50%,在广东省占80%的份额,2011年比例略有下降,但仍占全国约45—50%之间。目前,佛山从事建筑陶瓷出口业务的企业有200余家,解决的就业人数20万以上,一些如新明珠、新中源、东鹏、宏宇、蒙娜丽莎建筑陶瓷等大型企业的员工数都在1万人以上,企业人数在5000人左右的也有10余家。
2011年,佛山建筑陶瓷出口同比增长16%,虽然说建筑陶瓷出口仍在增长,但是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下降。2011年以来,一些国家纷纷出台技术壁垒,甚至出台不平等的反倾销税率,围堵中国建筑陶瓷市场,这让佛山建筑陶瓷企业感到压力巨大。
“坏消息”接二连三
2011年6月,韩国贸易委员会裁定了征收中国瓷砖生产企业9.14%至29.41%不等的反倾销税率,并将征收中国瓷砖反倾销税延长3年;2011年9月,欧盟对中国的瓷砖作出反倾销终裁,将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瓷砖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直至2016年;巴西是近几年来中国建筑陶瓷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虽然目前还没有对中国产瓷砖发起反倾销调查,但最近将瓷砖进口关税由原先的15%提高至35%,并要求企业必须持有许可证;据悉,2011年12月,越南建筑陶瓷协会已呈报政府总理,建议提高中国产瓷砖的进口关税以保护国内生产企业。越南瓷砖生产企业建议对中国瓷砖的进口按面积而不是按进口价来征税,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为什么会是建筑陶瓷?
一是建筑陶瓷生产国受冲击,制造壁垒保护本国产业。佛山建筑陶瓷企业自中国加入WTO后,开始全力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逐年激增,给一些建筑陶瓷生产国带来冲击。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借保护本国产业之名采取关税措施和技术贸易措施来阻碍中国建筑陶瓷产品的进口,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这种情况更加突现。以巴西为例,有资料显示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大建筑陶瓷市场,巴西是近年来佛山建筑陶瓷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但是,巴西是世界第二大瓷砖消费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瓷砖生产国。除了直接的关税贸易措施之外,我国建筑陶瓷出口还受限于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壁垒比反倾销更为隐蔽、更难应对。目前建筑陶瓷砖和卫生建筑陶瓷是需要通过最多认证、强制性检测和装运前检验的轻工产品之一。
二是部分企业粗放经营、低价竞争,容易诱发反倾销调查。据统计,部分企业出往巴西的陶瓷砖价格几年不变,甚至还有所降低,这种情况既说明企业的利润率在降低,也说明部分企业出口陶瓷砖的贸易方式还处于粗放式、价格战的低级阶段。这显然不是一个健康的贸易方式,持续下去,出口对象国尤其是建筑陶瓷生产国继续增加关税、实施反倾销调查或者是贸易壁垒是可以预见的。三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低档产品影响中国建筑陶瓷形象。自2009年,建筑陶瓷取消法检之后,大量陶瓷企业涌向国外市场,部分低档次产品混迹其中,质量次、价格低、数量多,在冲击对象国市场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形象,是诱发国外技术壁垒的原因之一。四是贴牌贸易损失利润,不利于长远发展。部分建筑陶瓷被磨掉商标和“中国制造”以进口国品牌的名义销售,这种贸易方式既损失利润又受制于人,不利于树立佛山陶瓷乃至中国制造的形象,很难有长远的发展。
出路在哪里?
一是提高产品品质,争夺高端客户。据业内人士介绍,佛山陶瓷由于底子扎实、市场敏锐度高,面临今年的严峻形势,还是保存了阵地,表现为“强者更强,弱者越弱”的状况。今年建筑陶瓷市场盛行全抛釉、微晶石,这些产品因为具备可上墙又可铺地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走传统路线的瓷片市场。高品质产品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佛山建筑陶瓷企业。二是转移销售阵地,开拓新兴市场。从目前数据来看,2011年,佛山建筑陶瓷出口前三位分别是巴西、澳大利亚、印度,这说明建筑陶瓷企业在出口布局上已经开始了调整,新的市场对于佛山建筑陶瓷“突围”有着重要意义。有专家建议,在新市场开拓之初陶瓷企业就应该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注重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形象,注重建立良好的贸易秩序,寻求长远发展。三是破解技术壁垒,促进产品出口。
以佛山检验检疫局为例,该局近年来及时调整检验监管模式,提高建筑陶瓷产品质量;积极应对马来西亚实施的MS认证;努力突破菲律宾为进口陶瓷设置的技术壁垒;主动应对厄瓜多尔实施的陶瓷砖认证;打破国际巨头垄断SASO认证局面;参与建设国家级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联盟建设,为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加强产品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国内陶瓷产品长期受制于国际市场上有意无意的“中国产品低质低档”的宣传,使我国陶瓷在高端消费者群体中口碑一般,导致我国高端产品即使在质量超过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也难以获得应有的价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