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楷模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徐国芳最近写了本书——《再给中国20年》,网易家居记者拜读一遍,本以为讲的多是家具业内经验感悟,翻下来才发现,徐国芳更多的是针砭时弊,抒发他的家国情怀。一些寄望能够通过徐国芳的书,发现楷模集团从创立到壮大的发展之路,经营秘籍的读者,恐怕要失望了。《再给中国二十年》的上架建议是“政经类”,徐国芳在书中自始至终几乎没有怎样提及“楷模”二字,但作为一个家具业里闯出了名堂的资深管理者,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点对家具业发展有帮助的营养成分。
民工荒才是大好事
徐国芳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民工荒是大好事”。首先他说明,其实“民工不荒”,关键是新世代的打工者跟过去的打工者在工作诉求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关键的一点,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思想,对外出工作的生活从精神上及情感上有了更多的追求。企业若是能让员工得到认同感,满足感,肯定不会发愁缺人。
徐国芳鼓励集团旗下的工人谈恋爱,如果两人结婚,且工龄超过一年,就会得到公司安排的一间夫妻房居住。徐国芳建立的“楷模商学院”,每年都会让不同地区的楷模家居员工聚集到总部进行“深造”。很多员工都是生平第一次到异地参加系统的职业培训,既觉得新奇,兴奋,又觉得开心。这样的开心,又反过来传递给徐国芳,使得他很有成就感。
以个人为例,楷模营销部门有个女孩,年薪达到几十万元,从毕业到现在,5年时间里,扎扎实实地把工作相关的事情都摸得一清二楚,楷模商学院千人规模的大型培训她一个人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从这位女孩个人发展角度来讲,如果这五年不断跳槽,工资2500,4000,6000地跳,年薪也很难企及现在这样的水平。而对徐国芳来说,这样的一个女孩,能让他放心把事情交托出去,一个人顶几个人的工作效果,他觉得值这个价。
不要以为家具制造业的劳动力都是廉价的,如果能充分认识到人的无限价值,每一员工都也许能给你意外惊喜,同时让他得到超出自己期望的收获。
产业升级之路到底在哪里?
同样的,在家具业年产总值已超万亿的情况下,行业依然被看低一线,家具业惯性被认为技术落伍,靠廉价劳动撑起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文风颇有点愤青味道的徐国芳相当不服气,认为制造业仍然是未来国与国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但产业转型升级的的路到底在哪里?徐国芳引用宏基创始人施正荣的“微笑曲线”定律来做解答。怎样解读这个“微笑曲线”?它看起来像是人的笑脸,一端包涵研发、原材料采购、设计,而另一端则涵盖品牌营销、渠道管理及售后服务。两端附加值显然更高,而加工制造则处于低点,形成了一个类似U型的微笑曲线。
怎样使得被贴上低端制造标签的家具业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微笑?徐国芳认为就以东莞为例,现在大部分工厂从事的都仅仅是低端部分,也就同时意味着,大家有很大的空间往曲线的两端去延伸。
楷模产品在产品研发上确实在向微笑的这一端靠拢,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注重空间的自由使用。例如一个贴墙的大型餐边柜,把其中一块遮板往上一拉,支脚立起,立马就形成了可供两人看报纸喝咖啡享用早餐的便桌。一款摆在门店入口处的“变形”柜子旁总是围着一些啧啧称奇的顾客,看销售人员一会儿把它弄成个密闭的方柱型柜子,一会又把它折腾成菱形的开放的储物架。
徐国芳喜欢折腾产品设计,这一点在书中鲜有体现,但只要参观楷模旗下门店,便可以领略这一点。他家的销售人员也许会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新门店开业,他会把成都的品牌店员调往广州,带领团队攻坚一阵,开个好头。
极端民族主义 VS 自卑?
徐国芳在书中再三流露他对美国,欧洲各国的鄙夷,这一点笔者认为也许过于极端。但他极为不屑的其中一点,是国人对洋货的非理性崇拜。他透露, 一个欧洲品牌的家具,一沙发在国外卖2000-3000欧元,大概相当于当地白领一月工资,他卖过来国内,也卖2000欧,折算成人民币就约为2万。这还没算上各种关税、运费、仓储费等,一加就变成个3000欧,经销商要个一倍的毛利润,就成了6000欧,最后到了终端店,再翻一倍,那就是消费者需要掏个12万人民币了。
让人咋舌的价格却有相当部分的人趋之若鹜,徐国芳对中国消费者畸形的奢侈品消费心理大加批驳,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奢侈品在消费中国人”。
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懂得自己有多好,而不只是一味地仰望别人的美。“国外的月亮更圆”多是一种过于自卑的心理暗示。但要知道如何让自己成长得更美、更好,我们却不要忘记向别人学习。
徐国芳对欧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所表露出来的鄙夷,也许会让笔者觉得有点狂妄,而他对日本儿童的成长教育方式却佩服不已,日本严于培养小朋友勤奋,严谨的生活习惯备受徐国芳推崇,也许这也是能减弱一些读者对本书“极端的民族主义”的观感的一个方面。
过分的狂妄及过分的自卑,都是国人曾经失败的缘由,自省及洞察都是新一代企业家们都应该具备的精神。也许《再给中国二十年》——徐国芳是个不错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