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感受真的很痛苦,做梦都想早日搬离这里。”
钱琳娜说,从小她就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一家五口就挤在这个总面积不过35㎡的老洋房里。
四层楼、六个楼梯,连续出现的高低差,不当心就会频频碰头。
房子位于上海黄浦区瑞金二路,是爷爷年轻的时候在法国人开的汽车厂工作时分的。
小城君查了一下附近的房价,于是震惊了.....
40年前的“老破小”每坪售价10w+,“35*10W=350W”这样一算,他们家岂不是
百万户?!
不过,当你走进了这个家的时候,或许就不会产生如何羡慕之情,反而有点同情他们。
突然发现“寸土寸金”这个词来形容上海房价一点都不夸张!
钱琳娜的家在黄色筒子楼的上半部分,一共有四层,每层结构都不一样。
通过一个坡度为85度的室外公共楼梯,就进入了一楼。
改造之前的一楼,
有一个不足1㎡的厨房,
狭小的厨房在过道上,
每次做饭,
遇到有人经过都十分不便。
在进门处,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个木马桶,毫无隐私可言。
虽然有公共厕所,但每次去要爬三个陡梯,于是,全家就一直使用着这个木马桶。
爬上这个接近90度的楼梯,
就来到了二层的大门。
二层是父母的卧室,还是全家吃饭的地方,但只有6.7㎡。
更糟糕的是无论是上楼还是下楼,都必须经过爷爷奶奶的卧室。
钱琳娜的爸爸是个卖猪肉的个体户,每天深夜1点起床,去批发市场去进点货。地板一走马上声音出来,经常影响到父母的休息。
三层是她与父母的卧室,
只有7㎡,成L型。
以前都是女儿睡在床上,
父母打地铺睡在地上。
四层过去是个水箱,使用了几十年,仍然保留大量原始结构,但这个十字横梁占用了大部分地方,使得空间无法合理运用。
想想一家人都快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已经渐渐地适应了这种环境,但爷爷奶奶随着年龄增大,也不方便爬上爬下。
虽然钱琳娜如今已经出嫁离开了家,但还是很担心家人以后的生活。
于是她通过梦晓改造家节目找到了设计师柳亦春,来重新设计了改造了这里。
天花板、水池、木柜......经过几天的拆除工作,整个家居的结构都暴露了出来。
为了使爷爷奶奶生活的更方便,原来的洞口处被封堵上了,新楼梯都被安置在同一垂直空间。
即大大节省了空间,又减缓了坡度。
楼梯坡度由接近90度变为40度
还细心地在每级楼梯上,
都挖了一个洞,
方便脚踩,
也增加了安全性。
设计师将厨房、客厅,
这两个老人最常待的地方搬到了二楼。
被安置在两楼半的厕所,
也便捷了老人的生活起居。
新的卫生间充分考虑老人,
沐浴时扶手、座椅......
每个细节都做的很完美。
改造后的多功能客厅,
家具已经大变身。
这套多功能茶几,
精妙的设计,
不仅节省了空间,
还能容得下更多人同时吃饭。
推开客厅旁边的移门,
是改造后的厨房,
崭新的炉灶、抽油烟机、洗衣机......
都被合理地安排在了这里。
三层是爷爷奶奶的房间,
现在多了一扇移动门,
再也不怕上下楼时,
打扰到两个老人休息了。
原来的老家具,
在设计师的改造后,
成了两件新的桌子,
合在一起又变回原样。
这里还专门给爷爷准备了一个工作台,没事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做一些小手艺。
同时,这里也能变身为未来孙子或孙女的小卧室来使用。
最顶层的水箱部分,
十字横梁被切割拆除了,
整个空间就变的更大。
为了有更好的采光,
设计师在屋顶开了多个天井
和花窗。
被切割的横梁,
设计师保留了其中一部分,
做出了小台灯。
原来的天台,四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钱爸爸在这里为父母搭建了简易的花坛,用来做蔬菜。
但随着父母年龄变大,腿脚不方便,已经很久都没上来过。
如今不但加装了围栏,
还增添了座椅、沙发,
相信很多人梦想中的天台,
也不过于此。
这家人生活在里面的50年里,
仿佛与爬梯们融为一体,
也许闭着眼睛,都可以上上下下,
所以他们从没想到,
家原来还会变成这个样子。
当钱琳娜一家人第一次回到这个新家开始,就已经开心地合不拢嘴。
“好赞,好赞.....这设计真是无与伦比!”不听的重复着这句话,向设计师竖起大拇指。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不代表我方观点,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